查看原文
其他

每天跑10公里,坚持37年,村上春树教你3条不自虐的自律心法

书单君 灼见 2019-11-17

Aug.

21

灼见(微信号:penetratingview)

认识到自己终究是个肉身,在此基础上训练自律,找到坚持和休息最适合的均衡点。


作者 | 书单君

来源 | 书单(BookSelection)


在知乎问题“自律的人有多可怕”下面,一位大神说,自己如果6点40分起床就会难受一天——因为他定的是6点30分的闹钟。

 

自律大神把自己的日程表细致到分钟,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每天做的事,简直是三头六臂。

 

厉害不?当然厉害。

 

想学不?当然……学不来。

  

有些人确实有着强迫症一般的意志力,但这并非适合普通人的自律指南。


我们更常有的困惑是——

 

为什么我制定了日程表却难以完成?为什么我每天留出半小时学英语/跑步健身/读书……却坚持不下来?


这些不都是那些自律大神用的方法吗?

 

其实,这些只是表面招式,自律不是工作狂,更不是自虐狂,它自有一套“心法”。

 

今天和你分享的是作家村上春树的两本书:《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》以及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。


这位小说家以自己数十年的实践,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简朴而有力的自律之道。


01

自然而然的自律

 

提到村上春树,有些人也许喜欢他的书,没有看过的人可能也听说过他的著名歌曲《挪威的森林》——不好意思,是著名小说。

 

村上春树不仅是小说大师,也是一位“生活大师”:他具备强大的生活管理能力,能够将自己的灵魂、肉体调试出最佳的状态。

 

村上春树典型的一天,是这么度过的:

 

“清晨五点起床、晚上十点之前就寝。”

 

“一天中,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,我是清晨的几小时。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。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,或是处理杂务,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。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,不再继续工作。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,放松精神,尽量早点就寝。”

 

这里的关键不在于“早睡早起”,而在于村上认为这是一种“自然的生活”

 

在成为小说家之前,村上春树的职业是开酒吧,作息日夜颠倒。而在他决定盘出店铺,专职写小说后,生活节奏才调整成早睡早起。

 

总是有人问他:“像您这样,每天过着健康的生活,难道不会有天写不出小说来吗?”

 

因为很多人觉得,小说家就是某种“燃烧自我”的职业,要远离世俗、放浪形骸,甚至过着颓废的生活,才能获得艺术灵感。

 

比如村上春树的两位偶像——美国小说家雷蒙德·卡佛和菲茨杰拉德,都嗜酒如狂,一个穷困潦倒,一个纸醉金迷。

 

但村上春树没有对他们指指点点,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没什么优越感。

 

他爱好跑步,从1982年起,每天跑10公里,坚持至今。但他从来没有向周围的人推荐过跑步,甚至还建议学校取消体育课强制学生长跑的做法。

 

对他来说,早睡早起和长跑,只是一种适合自己体质的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。


在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里,村上春树说,自己并不是才华横溢型的作家。才子写书,像拿着锋利的剃刀,而他拿着的只是一把斧头,要用力地砍啊砍,才能写出东西。

 

而保障他能一直“砍”下去的,就是这种健康、自然的生活方式。村上春树管这个叫做“基础体力”

 

村上春树是“易胖体质”:放任不管,就会长肉。而他太太却是“吃多不胖”体质:爱吃甜点也不运动,依然身材苗条。

 

村上说:“人生真是不公平啊!”

 

但他认为:拥有易胖体质也是一种幸运。因为这种体质促使他开始运动、留意饮食,虽然很费劲,但是日渐健康。

 

这种思维方式把缺陷视为变好的契机,“容易看清红灯就够幸运了。”

 

这就是村上的第一条自律心法:

 

找到自己的体质和自己想做的事、想过的生活之间的平衡。

 


对于职场人士来说,五点起床、十点睡觉当然不太可能。

 

关键是,清楚自己的体质状况——一天中精神最饱满的时段是何时?要做的事情优先次序是什么?以及更为根本的问题: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?

 

不要看着自律大神都制定严密日程表,就跟着买个本子记起来。说不定灵活的时间模块设置,更适合于你激发自己的热情和潜能。

 

《自控力》一书里讲述了一位客户经理的故事:她原本一天的工作时间安排,是从上午吃早餐开始check邮件并规划当日任务,这要花一个小时。上班时间到达办公室之后一直工作到晚上下班,一共10个小时。

 

其实她常常设想,可以在下班后规划自己创立咨询公司的事情,却发现每天都筋疲力尽。


是她不够自律吗?

 

并不是。当她反省了自己的生活后,发现清晨一个小时的饱满精力居然用在check邮件这种轻量级任务上,完全是浪费。因此,她把这项任务放到办公室里进行,而起床后的一个小时用来思考新公司的筹备。

 

这才是真正的自律。自律并不是跟风,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。

 

02

痛苦难以避免,磨难可以选择

 

小说家毛姆曾说:“任何一把剃刀,都自有其哲学。”

 

村上春树特别喜欢这句话。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“一把剃刀的哲学”

 

这把剃刀就是跑步。

 

而这背后的“剃刀哲学”,村上春树用一位长跑运动员的话来概括:“痛苦难以避免,磨难可以选择。”(Pain is inevitable. Suffering is optional.)

 

自律是一定会带来痛苦的,这不可避免,只有一直躺着刷手机才不会痛苦。

 

那为什么说“磨难可以选择”呢?


这是因为:第一,要不要继续痛苦下去,毕竟选择权在我们手中;第二,通过训练,我们可以逐渐减少痛苦和磨难。

 


村上春树的跑步生涯从33岁开始,刚开始跑时当然不轻松,20分钟就喘得不行,但随着训练量的累积,身体各处有利于跑步的肌肉变得强健,肺活量也提升了。


他把自己训练成“跑步小说家”。这些训练的磨难完全是村上春树自己选择的。而训练本身,也在减少这些磨难的痛苦。

 

所以,下次坚持不下去而放弃的时候,要记住自己是可以选择继续自律的;放弃不是“被迫”,而是自己的选择,那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了。

 


而如果选择继续痛苦,那么痛苦反而会减少。村上说,秘诀就是保持有节奏地训练:

 

坚持跑了一段时间,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事儿,与之相应,跑步的距离也一点点增长。跑姿一类的东西也形成了,呼吸节奏变得稳定,脉搏也安定下来。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,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,尽量不间断。

 

发现没有?这里没有什么“咬咬牙”、“坚持就是胜利”之类的鸡血,村上春树做的无非就是“不间断”。

 

这和他对写作的感悟是一样的:写长篇小说就是一项“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”——

 

小说《挪威的森林》的开头部分,是在希腊各地咖啡馆的小桌上、轮渡的座椅上、机场的候机室里、公园的树荫下、廉价旅馆的写字台上写的。


四周的座位吵吵嚷嚷,小桌子摇摇晃晃书写困难,笔记本又溅上了咖啡;半夜三更,正坐在旅舍写字台前推敲文字,隔着一层薄墙,隔壁的男女却声势浩大地频掀高潮……

 

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磨难,村上春树也是做到了一件事:“不间断”。

 

“不间断”的原理在于让身体逐渐习惯这种强度,一直告诉自己的肌肉:加油,你必须做到这些!


意志力和肉体之间的关系,需要用“不间断”来强化。用村上的话来说:“让身体成为自己的友军。

 

自律不是工作狂,不是一旦下定决心要跑步,要学英语,就恨不得每天练习几个小时,搞得自己筋疲力尽。

 


实际上,保持不间断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小说家雷蒙德·钱德勒也深谙此道,他曾说:“哪怕没有东西可写,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,独自一人集中精力。

 

这就是村上春树的第二条自律心法:

 

意志力就像身体肌肉,要不间断地训练才有更强的力量。自律的核心不是爆发力,而是耐力。

 

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研究了众多行业里的杰出人物,发现并没有什么天才,“天才是训练的产物”。

 

在《刻意练习》一书中,艾利克森提出了和村上春树暗合的理论:“把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

 

他以一位出色的商业咨询师阿特·图若克为例。图若克在为一些公司改善管理架构时,把员工个人技能的练习融进了日常工作中,比如说开会时让需要发言的员工有意识地锻炼演讲技巧,而听众就锻炼记笔记的技巧。

 

开会作为日常工作,使得这种训练能够持续不间断,一两次看不出来效果,但长期的训练会带来显著的收益。

 

如果你想背单词来提高耐力,那么每天背10个,要好过一天背100个然后歇一星期。

 

在养成自律习惯上,比制定完美计划更重要、更有效的是,去执行它,即使没那么完美。


03

跑步冠军也会厌倦跑步

 

村上春树曾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:“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,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、觉得烦啦、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?”

 

而濑古给他的表情是“怒目圆睁”,然后用类似“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啥问题来”的语气回答村上:“那还用问,这种事情经常发生!”

 

而听了这个回答之后,村上春树的内心是“松了口气”:“啊哈,大家果然都是一样的。”

 

村上春树当然也经常陷入这种疲倦。甚至在1996年,他参加完北海道的一场“超级马拉松”(100公里赛程)之后,他感到某种近乎“心灰意冷”的东西,跑了那么多年却不想再跑了。

 


他给这种厌倦起了个浪漫的名字:“跑者蓝调”。

 

为克服这种厌倦,村上采取了两个办法:一是继续跑,节奏慢下来就慢下来,重要的仍然是前面提到的“不间断”;二是开始练习铁人三项中的游泳和自行车。

 

有人会说: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屈服呢?这一点也不自律啊。

 

实际上这种应对方式非常科学。

 

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·麦格尼格尔在《自控力》一书里提出,自律是存在极限的,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会面临“筋疲力尽”的情况。

 

她引述了另一名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:两组被试对象,一组饿着肚子,一组喝了糖水,结果后者表现出更强的意志力。

 

这就是“自控力肌肉”,虽然看不见摸不着,但是和肱二头肌一样,用多了总会酸痛,需要休息。

 

连金属都会因为反复折叠而“疲劳”,所以不要羞于承认自己已经自律得很累了——这就是身体的本能。

 


村上春树在倦怠期尝试新的运动项目,和艾利克森在《刻意练习》中的建议一致:度过瓶颈期,可以试着做不同的事情,而非更难的事情。

 

这就是村上春树的第三条自律心法:


认识到自己终究是个肉身,在此基础上训练自律,找到坚持和休息最适合的均衡点。

 

如果你的自律计划是每天读一本专业书,那么到了疲倦的时候也别放弃读书这个最基本的习惯:换一本轻松一些的书也许可以。当然,还是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——总之,保持节奏,适当休息,不要自虐。


✎✎✎

 

村上春树的三条自律心法,归根结底,都是在处理人和生活的关系:认识自己的体质,知道自己的极限,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找到体质、极限和自律的平衡,因为过犹不及。

 

怎么一天读完一本书,怎么高效背单词,如何在一年内实现升职加薪……村上的自律心法回答不了这些问题。

 

他只是一个敦厚大叔,在两本书里谈自己写小说和跑步,讲的都是很平常的、你我都能做到的事情——是啊,想跑步了就跑步,累了就歇息,谁不会呢?

 

但自律的智慧就蕴藏其中。这是和我们一样身为普通人、不想打鸡血的村上春树,提的一些生活建议。

 

为了明天多坚持一分钟自律、多做一点事情,生活就很值得期待了,不是吗?



— THE END —

☀本文选自“书单”(ID:BookSelection),由《南方周末》、《香港大公报》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,帮你筛选好书、过滤烂书,打开知识边界。灼见经授权发布。

MORE
灼见热文 
◐◑乱局中的香港,最大的底气到底在哪里?今天,我们必须要搞清楚!◐◑起底祸港头目黎智英:一家七口英国籍,祸乱香港30年,忘祖忘宗忘国◐◑香港名人愤怒发声:不懂历史的人,根本不会懂我们国家◐◑煽动罢课的“港独”头目去美国读书了!所有香港学生都该看看这个视频◐◑关于ISO3166《国家和所属地区名称代码》国际标准,这篇文章终于讲清楚了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